抛开其他不谈,只谈挥刀、劈刀这一点,就拿劈柴来说,每一个人劈柴的力度、举刀的角度、手臂的姿势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也就是说,当举刀劈柴的时候,人是没有经过细致的计算,仅仅只是举刀劈下去,这是一种常识,是一种本能,正是这种本能,举刀、劈下的这个过程才是最自然的,最舒服的姿势,不管最终的结果有没有劈断柴火。
就像人喝水一般,有的人端过杯子弯着腰,当杯子快送到嘴巴边上时,会迎上去喝一口,而后微微抬首将水喝下去,有的人可能就会喜欢坐的板板整整,杯子一直递到嘴里喝了一口水后,头都不抬的咽下去;
再比如睡觉的姿势,趴着也好,侧着也好,或者喜欢夹着一个枕头也好,等各种千奇百怪的姿势,但无论是哪一种喝水的方式,哪一种睡觉的姿势,那都是一个人喜欢的姿势,舒服的姿势。
胡铭仙现在所进行的修行,就是要找到这样一种挥刀时能让自己最自然,最舒适的感觉,横劈竖砍也好,转个身砍下去也好,胡乱挥刀也好,一刀一刀有板有眼的砍也罢,总之在面对要砍的目标时,做到那种不用去想,随手就能挥刀攻伐就行了。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简单,因为这其中根本没有什么理论需要去验证,毕竟这都是人的本能,只不过,胡铭仙现在想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加深身体对这种本能的烙印。
让自身对刀的理解更深刻,从而不管是用武技也好,不用武技也好,都能做到意到刀则出,乃至无需意到,刀已出的境地。
当然,想要达到这样的境界,绝非这般胡乱砍伐就行做到,仍是少不了对刀的基本刀法,劈、砍、刺、崩、点、斩,以及再进一步的斜劈、直刺、平斩等等所延伸的基础刀法进行长久的练习。
本来这也在胡铭仙的修行计划中,但今天第一次进行肉身的修行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只能往后推了,至少对肉身修行的时间要达到他想要的阶段。
单独进行这种对本就是本能的加深修行,是很难看出修行的效果,只有在与基础刀法的结合修行中,或许才能够看出修行的结果。
眼下正好这一路上的枝杈、藤蔓、荆棘都是无规则生长,能助胡铭仙在面对不同角度的障碍物时,进行更多样化对刀的使用的修行,这也注定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抛开自身所有拥有的实力不谈,胡铭仙对修行一道真的是一个小白,至今也没有人在这种修行方向给过他什么具体的指引。
他能做的就只有按照自己所能想到的一步一步去修行,也唯有这样,才能如帝九先辈所言,走出一个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一味的修炼已有的功法与武技,成为另一个别人。
山林中,胡铭仙在刻意没有动用灵力与肉身的力量前提下,随意的挥着刀,劈斩着眼前拦路的枝杈、藤蔓或是荆棘,如遇到相对硬实的树木枝杈时,一刀劈斩下去,没能斩断将其斩断,下一刀斩出时,或是加重劈斩的力道,或是调整手臂持刀的姿势而后再度挥刀斩下。
遇到藤蔓时,起初仍是一刀斩下,斩不断后,同样的调整力道、调整持刀姿势,乃至调整整个身体从而找到最佳的发力方法与角度。
多次下来,便会发现,有些藤蔓的拥有极为坚韧的韧性,面对这种,暴力劈砍并没有多大的效果,反而以刀尖那一抹刃口轻轻一划,便能将其破开,进而将其斩断……
这一路上,胡铭仙都在用心烙印着每一次挥刀的感觉,给他最大的感触便是,其实面对不同的事物,挥出第一刀后的结果会直接反馈回来,而且不需要繁杂的思考,就知道下一刀该如何去做。
就比如劈柴火一般,第一刀劈下去没能劈断,本能的就知道下一刀需要加重力道,下一刀需要该做出怎样的调整,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一个过程。
但是对常年劈柴的人来说,在第一刀就知道用多大的力道,用怎样的调整一举将其劈开,这个调整就包含了劈刀时的持刀姿势,刀要举多高,身体如何斜挑发力等等诸多要素。
这种是没有一种固定的概念与理论去照搬的,甚至在面对同一件事物时,都未能够做到两次完全相同的劈斩姿势,因为这是需要常年累月积攒下来的经验烙印在了自己的本能与常识中所致。
胡铭仙的这一项修行就是让自己从一个第一次劈柴火的人,成长到一个拥有丰富经验,技法娴熟的‘劈柴人’。
午夜时分,胡铭仙总算是来到了罗刹花谷,在不使用灵力与肉身力量的前提下,这一路劈砍过来,左右两只手,乃至全身的肌肉都有些酸痛。
在罗刹花谷前,胡铭仙舒缓了下身子才走了进去。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