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整个风气并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开拓、进取”,与后来出现的“宋、明、清”王朝很是不一样,所以,即使上官仪不认可冯宝话意,却认同“与时俱进”本身的积极含义。
然而,出于警惕“后宫干政”之心,上官仪还是再次禀奏道:“陛下,商之时乃蛮荒,未有礼法,冯都督所提无可鉴也。‘平阳昭公主’卫国而战,可敬可佩,然领军一事,与‘封禅大典’毫无关联,冯都督所言,乃混淆圣听。”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怎能毫无关联?陛下,老臣以为,娘娘随行,并无不可。”许敬宗感觉火候差不多了,是时候开口了。
“陛下,臣附议!”冯宝第一个跟随。
“臣附议。”贺兰敏之不甘人后,也行礼道。
“陛下,臣有异议。”宰相杜正伦出列行礼,跟着引经据典向皇帝李治说了一大通道理……意思就是“反对”。
随后,六部几位尚书、侍郎等不少文官全都跟进,很快将大唐朝堂分成“支持”、“反对”和“中立”三派。
李治登基十余年,早已习惯纷扰朝堂,况且,帝王作为最终裁决者,是皇权至上的体现!只是,他并非一个天生性格强势的人,在绝大多数有选择的情况下,更希望“论出结果”,而不是独裁而定。
故,李治眼见殿上群臣各执一词,心中难免不悦,总觉得自己身为皇帝,想做点事儿,怎么这么难?总有那么多人反对,难不成非得不管不顾,一言独裁?
冯宝并不在意皇帝想什么,他趁群臣发话时机,开动脑筋检索记忆中“李治泰山封禅”细节,只可惜,知之甚少。
如此卖力,倒不是替君分忧,而是给自己解除麻烦。毕竟无论怎样混淆视听或者迁移话题,都改变不了先前懵懵懂懂中准备离开大殿的事实,这事,可大可小,全在皇帝一念之间。因此,帮助皇帝达成想要愿望,就成为化解的最佳办法。
然而,冯宝实在想不起来,真实历史上李治是如何做到让武则天主持“祭地大典”,难道说,是临时起意?
想到这里,冯宝忽然有了主意,因为他意识到,大家争来争去,都为了“皇后参与”,而不是“封禅”一事本身,换而言之,“封禅”,是基本无人反对。
“陛下,臣,有本奏。”冯宝微微挺直身躯,提高声调,依礼进言。
“准!”李治道。
“陛下,臣以为,可昭告天下‘封禅’之事,征发民夫修缮道路、殿宇,至于皇后娘娘执礼‘祭地’,可后议。正所谓求同存异。将朝堂一致认可之事先行定下,异议后论,是为良策。”
大殿之上一片安静,任谁也听懂了冯宝意思,简单而言就是先办必须做的,有争议先放着。可光放着怎么成?难道日后再起争执?
“陛下,‘礼部’掌朝廷礼仪,‘封禅’章程理应由其呈报君前,何需朝议?‘中书令’许公,执‘礼部’多年,加之三朝老臣,年高德劭,不如请其督办此事,想来必定不负皇恩。”
李治当了十几年皇帝,成天和朝中老臣打交道,心思早已八面玲珑,听到冯宝所奏,旋即明其意。
“封禅”是大事,需要在朝廷上共议,如今并无人反驳,朝臣真正反对是武皇后主持“祭地大典”,然此事说到底是“封禅”一小部分,从常理来说,本就应该由臣子定下上报,按照这个思路,把事情吩咐下去就可以了。
李治现在算是有些明白“求同存异”是何意思,按他理解,将“同”那一部分定下,“异”,则放置,过后寻机定夺。皇帝掌天下之权,总是有办法的,根本没有必要拿到朝廷之上,听那些大臣们争来吵去。
上官仪闻听冯宝所言,内心一沉,情知再想劝谏皇帝,已是很难了。
定下大方向,具体细节在运作过程中商定,这在后世屡试不爽,可以说行之有效,极大提高效率。
大唐朝廷在皇帝“封禅”事上争端虽然短暂落寞,但是,走出“紫微宫”的冯宝却多了一些忧虑。
因为连他这个不太懂政治的人,都能够明显感觉到,在大唐王朝,文官、武将、勋贵已经形成三大利益群体,眼中只有各自利益地位,并没有将真正的心思用在发展成个王朝。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