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应该说是香江电影最鼎盛的阶段,行业内人才济济,天马行空和奇思妙想在大银幕上随处可见。
不仅本埠市场每年节节攀升,连在外埠市场也同样攻城略地,无往而不利。
在好莱坞的特效大片横行之前,香江电影说一句称霸亚洲丝毫不为过。
香江电影金像奖最早是由电影杂志《电影双周刊》在评选十大电影的基础上,与香江电台合办的电影奖项。
这几年,随着香江电影的发展越来越好,也让金像奖这个新生的电影奖项逐渐产生了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
第4届香江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落幕后第二天的一大早,关于金像奖获奖结果的新闻便登上了香江各大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播报,娱乐报纸、周刊的版面也到处都是获奖者的身影。
《独揽五项大奖,成金像奖最大赢家》《创纪录,影帝、最佳编剧双双蝉联》《第4届金像奖:梁家辉二度称帝,斯琴高娃爆冷封后》《金像奖爆冷,Z派电影人大胜利》……
《似水流年》一部电影拿了五项大奖,还让斯琴高娃这位内地女演员摘得了影后桂冠。
这样的情况让许多香江老百姓感到新奇,许多人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演《垂帘听政》的刘晓庆也入围了金像奖,可惜最后还是败给了叶童。
没想到今年影后还真就颁给内地女演员了!
但昨晚的颁奖典礼最具新闻热点和话题讨论度的,还是影帝和最佳编剧的蝉联。
蝉联奖项这种事,在电影奖项的评选活动中一直都属于小概率事件,两个奖项同时蝉联,就更是小概率事件中的小概率了。
更关键的是,获奖的两人还是二度合作。
前有《垂帘听政》,后有《棋圣》。
不仅票房、口碑双丰收,连奖项都一起拿,这种巧合天然就会带来巨大的话题性。
一大清早,各种各样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充分展示出这座城市新闻资讯超强的流通能力。
除了香江电台、无线电视台、《文汇报》这些权威媒体的新闻报道,昨晚的颁奖典礼也成了香江诸多娱乐报纸和周刊的饕餮盛宴。
这些报纸和周刊为了跟那些大媒体做出内容上的差异化,关注点往往集中在了不那么正经的地方。
比如今天一早香江的《华侨日报》就根据梁家辉昨晚的获奖感言写了一篇报道,标题吸睛力爆棚
——《影帝背后的男人,做一次还不够》。
试问这样的报道放在头版上,哪个路过的市民不想多看两眼?
等看完之后,这些人又少不得唾骂两句,内容与想象的天差地远。
标题党最令人痛恨的地方就在于,他明明没说假话,你却被他骗的团团转,并且是骗了又骗,这些标题党抓的就是市民的猎奇心理。
凭借着这篇“骚气”十足的报道文章,《华侨日报》今天的销量久违的突破了12万份,硬生生比平时多卖出了5万份报纸来。
《华侨日报》历史悠久,二战后一度与《工商日报》《星岛日报》在香江中文报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当年好歹也是大报。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江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竟然要养几十家报纸,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到了70年代以后,这种竞争只能用惨烈来形容。
纸媒行业的激烈竞争,逼的这些报纸不得不花样百出,在新闻内容的报道上也不得不向花边新闻靠拢,满足广大市民的“低级趣味”。
明报大厦内。
董桥翻着《华侨日报》,口中发出啧啧的声音,“真想不到啊,《华侨日报》现在的格调是越来越低了。”
他饶有兴致的看了一会儿报纸,然后抬起头看向林朝阳,满脸写着不怀好意四个字。
“朝阳,作为‘影帝背后的男人’,你对这篇报道怎么看?”
林朝阳无奈的笑了笑,“我看他们迟早要完。”
董桥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今天一早,林朝阳家的电话被打爆了,来电的群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媒体的采访邀请,另一类则是电影公司找他合作。
对于这些采访邀请,林朝阳通通都拒绝了。
他又不想当明星,没必要出那个风头。
至于那些电影公司的合作邀约,林朝阳也都敷衍了过去。
在一众给林朝阳打电话的人里,董桥算是最有正事的,他打电话的目的是为了约林朝阳谈新作出版的事。
上个月林朝阳将《楚门的世界》手稿交给了李士非,花城出版社方面给出的计划是在8月中旬出版。
这次《楚门的世界》出版,跟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了杂志发表这一过程。
以林朝阳如今的名气,早已不需要杂志发表这一途径来扩散新作的影响力。
而且杂志发表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作品出版后的销量,以前拿千字稿费的时候销量高低无所谓,可现在林朝阳拿的是版税,每一份销量的背后都是收入。
《楚门的世界》内地出版在即,香江这边的出版也该提上日程了。
有了之前的几次合作,新作的出版事宜谈的很顺利,依旧是20%的版税率。
等谈完了新作出版的事,董桥突然又跟林朝阳提出了采访要求。
昨天的颁奖典礼上林朝阳蝉联最佳编剧奖,也算是这届金像奖最有话题性的获奖者了,外面的媒体想采访林朝阳都没有机会,董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来都来了,林朝阳也不可能生硬的拒绝他的请求,只好答应了下来。
采访这事不是董桥这个总编来负责的,两人等待采访的间隙,才有了刚才的那番对话。
又过了一会儿,《明报》方面的两个记者来了,一个负责文字采访,一个负责摄影。
负责文字采访的名叫沈西城,留着两撇小胡子,一脸精明,见到林朝阳十分热络的攀谈起来。
熟悉了一会儿之后,正式进入采访环节。
《明报》的格调在香江媒体中算是比较高的,因此沈西城的采访提问也很正经,只是他时不时的就要卖弄一些学识,让林朝阳有些不适应。
“林生蝉联两届金像奖最佳编剧奖,现在新闻上已经有人给您冠以‘才子’之名,不知道您对这件事是如何看的?”
采访进入到后半段,沈西城问出了一个颇为犀利的问题,眼神笃定,似乎想从林朝阳身上挖掘到一点具有话题性的内容。
林朝阳脸色轻松,沉吟了片刻才说道: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我应该谦虚两句。
不过每个人对才华的定义不一样,对才子的评断也是不同的。
有媒体因我写的剧本获奖了赞我是才子,那是媒体捧场,读者和观众看到了一笑了之,我这个‘才子’本人也没必要当真。
否则下回人家称别人为‘才子’,我这个‘才子’兴许心里还要发发酸。”
林朝阳回答问题的语气幽默诙谐,轻飘飘的便将沈西城的伶俐提问给瓦解了。
沈西城是《明报》的记者,这次采访林朝阳,当然也少不了要给《楚门的世界》这部即将出版的打打广告。
何况已经确认了要改编成同名电影,这也是个宣传点,因此沈西城又问了一些关于林朝阳跟明报出版社的合作问题。
采访结束后,沈西城略感遗憾,他问的那些问题都被林朝阳举重若轻的化解,不带丝毫烟火气,对于记者来说,这样的采访实在缺少爆点。
当然了,整个采访过程是十分流畅的,林朝阳的回答也言之有物,偶尔的幽默和智慧的闪耀也给采访过程增添了不少色彩。
等沈西城走后,董桥又与林朝阳交谈了一阵,礼送他出了大厦。
“有了你今天的独家采访,明天《明报》肯定会有个不错的销量!”
林朝阳回到了东方花园已经是傍晚了,陶玉书说这一白天家里的电话就没消停过,到后来陶玉墨带着孩子不堪其扰,最后把电话听筒搁到茶几上,才得了清静。
“去年你得奖,也没见有这么多人来联系你,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到我们家电话的?”
“去年是第一次得奖,今年是蝉联,影响自然是不同的。而且这次是我跟辉仔一起蝉联得奖,肯定会有叠加效应。
我们家的电话号码又不是秘密,托人打听一下,不难知道。”
一家人边吃饭,边聊着今天一天外面的新闻。
陶玉墨绘声绘色的给林朝阳讲起报上夸奖林朝阳的那些报道,今天她特地跑到外面买了好些份报纸,就想看看那些媒体上对林朝阳的报道。
“姐夫,他们夸你是‘编剧圣手’呢,一下子捧出了两届影帝,还都是同一个人。”
“还有报纸夸你是‘内地才子’,说才子就才子,偏要加上‘内地’两个字,让人别扭。”
几个人正聊的热闹的时候,家里的门铃声响起,林朝阳起身去开门,竟然是李翰祥。
他一进门便抱怨道:“给你们家打了一下午电话,怎么没人接?”
“骚扰电话太多了。”林朝阳回了他一句,又问他:“吃饭了没有?”
“吃什么饭啊!走走走,还等着你办庆功宴呢。”
林朝阳被李翰祥拉着出了家门,一路来到位于湾仔的福临门酒家。
两人到的时候,这里已经做了不少人,有陈怀恺、梁家辉这样《棋圣》的主创,也有李翰祥的圈内好友如许观文、岳华、狄龙、蔡澜等人。
一见面,大家就抱怨林朝阳来的迟,李翰祥也跟着调侃道:“朝阳,你现在好歹也是名满香江的编剧圣手了,好歹也配个大哥大啊。”
“有了大哥大,别人打电话你就得接,不是花钱给自己上了道枷锁吗?”
他这话一出,众人哑口无言。
“好了好了,先别说这些了。《棋圣》今年在金像奖上又一次大获全胜,还蝉联了奖项,得好好庆祝一下!”
李翰祥的情绪高涨,声音洪亮,几句话便将庆功宴的气氛烘托了起来。
《棋圣》是他的新昆仑影业投资出品的,电影票房丰收,奖项也拿了,说起来在电影这一行里,已经是非常少见的成功案例了,所以李翰祥高兴是自然的。
但今天这么高兴,还有另一层原因。
新昆仑影业是他自家的电影公司,放在如今热火朝天的香江影坛一直是个不起眼的存在。
本来李翰祥当初成立公司也仅仅是为了拍《垂帘听政》,也没想过这家公司后面会有什么发展。
可谁也没想到,这么三四年时间走下来,新昆仑影业连续出品了《垂帘听政》《棋圣》这两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不仅让他赚的盆满钵满,更把新昆仑影业的名头打了出去。
《棋圣》在金像奖上获奖,不光是让剧组的主创们收获了名气和热度,也让新昆仑影业成了一些老板和电影公司追逐的宠儿,今天已经有老板约李翰祥谈他下一部电影的投资了。
要知道自从李翰祥跑到内地拍电影之后,在香江这边就已经很少能碰到主动要给他投资的老板了,基本都得他主动去谈才行,这样的变化自然是可喜可贺的。
庆功宴的气氛逐渐热烈,随着酒喝的越来越多,已经有人开始满面红光的放浪形骸。
林朝阳跟大家喝了几杯酒,大多数时间都是听他们聊着香江影坛的各种八卦。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