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叶文滨忙完上层的沟通,苏茉这才有空去展会转转。
她听人说苏奕远的食品厂今年签了不少订单,便过去看一看。
苏奕远他们厂的展位上,此时正围了好几个外商,苏奕远正用磕磕巴巴的英语,边说边比划着跟外商沟通。
苏奕远小时候在海市生活到六岁,之前苏廷谦也教过他英语,多少懂一点点,上次参加完秋交会后,又让苏茉从外贸中心给他拿了日常用语的书,自己带回去学了。
所以加上肢体语言的比划,跟外商连蒙带猜的,也是能沟通一些。
不过苏奕远现在沟通着的外商,是F国人,他的英语也不太好,两个半桶水一番比划,鸡同鸭讲,急的苏奕远直冒汗。
余光瞟见苏茉过来,苏奕远猛松了口气,赶紧招手,让苏茉过来帮他。
有了苏茉帮忙,沟通就容易多了,那个外商很喜欢那个葱油饼的味道,但是他觉得那个包装不好看,想问下苏奕远是否能单独为他的货换一个包装,而且包装的设计图他还可以提供。
苏茉一听,就明白了,那个外商哪里是嫌包装不好看,其实是想贴牌,把苏奕远厂里的这款葱油饼,包装一下当成是他旗下品牌的商品。
苏茉把这事跟苏奕远挑明了说,苏奕远想了想,便同意了。
他自然也知道品牌的重要性,可是葱油饼本身技术含量就不高,他不过是用了些取巧的方法,让他们家的比别家的吃起来更脆更香罢了。
而且,他们食品厂现在缺钱着呢,大把事需要钱来打开局面,只要给钱,又不损害国家利益,那就干。
苏茉也没有制止,因为华国确实还不到谈品牌的时候。
那外商见他们同意了,十分高兴的从手提袋里拿出包装的设计图和样品,给到苏奕远,然后直接说要签30万美元的订单,但品质必须跟他尝过的样品一样。
苏奕远虎躯一震,瞬间来了精神。30万美元,可是他们厂这场展会签的最大的订单了,当即笑容可掬的跟对方保证,一定严格按照样品的质量生产。
等签完合同,把外商送走后,苏茉这才拆了一包苏奕远给的样品尝尝,确实不错,有点后世苏打饼的口感,吃起来葱香浓郁,十分好吃。
“怎么样?”
“不错!”苏茉竖起大拇指,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能做成这样真心不错了。
“那是自然,你二哥我对美食,还是有些天赋的。”苏奕远有些嘚瑟。
“对了,二哥,这个口感能保持吧?包装一定要注意好,一旦受潮,可能就没那么脆了。”苏茉提醒,毕竟他们签的合同,要是口感变了,那外商是可以退货的。
“你放心,我亲自盯着。”苏奕远道,这可是他们厂迈出的第一步,必须保证不能出问题。
兄妹俩正聊着,忽然旁边传来一声呼唤,“keira!”
苏茉转头一看,竟是苏璟,不由十分意外,“路易斯,你怎么来了?”
前两次苏璟都是秋交会的时候才来的。
苏璟笑了笑,道:“上次有事没谈成,我这段时间恰好到港城有事,便过来看看,我也是前天才到。”
“我听人说你升职了,恭喜你,keira。”
“谢谢。还得谢谢你上次带给我的书,帮了我大忙。”
“不客气,能帮到你就好。”苏璟莞尔一笑,看来那东西是给对了。
“对了,这是我二哥,苏奕远。”苏茉给苏璟介绍。
苏璟一愣,瞬间打量起苏奕远来。
人倒是长得一表人才,就是不知道能力如何。
“你好,苏兄。”苏璟朝苏奕远伸出手。
“你好。”苏奕远伸手敷衍的跟他握了握,上次苏廷邦的胡搅蛮缠让他印象深刻,对他们那房的人,他都没啥好感。
“苏兄也是在外贸中心上班?”苏璟问。
“不是,我是来参展的。”
“我二哥是食品厂的厂长,这次是带了新品来的,口感十分不错,路易斯你可以试一试,很适合华国人。”苏茉补充道。
“哦?”苏璟很感兴趣,在苏茉的招呼下,试了好几款,然后给其中两款下了几万的订单。
“苏兄,我现在购买一批回去尝试,要是好销,我再找苏兄下订单。”
见苏璟极好说话,不像上次那人那样胡搅蛮缠,苏奕远对他的观感好了不少,“行,我一定保质保量把货交到你手中。”
“行,那就不打搅了,我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苏璟这次过来时间挺赶的,最迟后天就要走,趁着还有时间,他得去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商机。
等苏璟走后,苏奕远对苏茉道:“这人看着还行,比他堂伯强多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估计大伯爷家子女相处的很一般。”苏茉低声道。
苏奕远“嗯”了一声,估摸着是争家产。他听老头子说,大伯爷当初带了许多东西走,在那边生意做的只怕也不小。
*****
下午的时候,下了大雨,天气不好,闭馆的就早,下班的也就早些。
回到家属院,苏茉路过郑国盛家的时候,被在院中的王翠梅叫住。
“苏茉,等等,俺有事想找你帮忙。”
“好,你说,要是能帮上我一定帮。”苏茉道。
“俺也想买台电视机,你们展会办完后,能不能帮俺问问。”
苏茉一愣,王翠梅过日子是很精细的,想不到竟然舍得买电视机了。
联想到他们过来看电视的次数越来越少,苏茉便明白了。估计是郑国盛不让他们来,孩子们又想看的很,这才咬牙买了。
不过这个时候买也合适,那些人倒台后,电视节目明显多了起来,比之前有意思多了。
“行,王嫂子,我帮你问问。”
王翠梅一番感谢,苏茉摆手表示举手之劳,便回家了。
王翠梅也是被郑国盛气狠了,这才下定决心买电视机。
她舍不得吃穿,辛辛苦苦攒了几百块钱,郑国盛竟然转头就要寄回家去,说他堂弟娶媳妇盖新房子缺钱,写信给他要借200块钱。
王翠梅那个气呦,借给他亲戚的钱,什么时候还过?
她才不当这冤大头,正好孩子们闹着要看电视,她便想着买台电视机把钱花了,省的老郑惦记。
没钱,就没得借了!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