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止是项伯,甚至连项庄也是如此。纵使拥有英勇之力却没有远见智慧,不知道如何长久统治。即使刘邦真的是真心实意追随他亦无法容忍。拥有一万大军却毫无谋断,必定是隐藏的威胁,随时可能带来动荡。”
嬴政正是这种心态。对于任何人,只要有可能对他有所威胁的企图者,无论这些企图者真正想要叛变与否,嬴政都会选择提前处理。
就像一句老话所说:“拿着兵器,不论何时,都像是在挑衅别人。”这样,对嬴政来说,对于项羽的表现非常不认同。
然而,“这谋士范增明白轻重和战略的重要”,听到这话的秦铭也笑了笑。
“并不是所有杰出大臣都能遇上贤明的主人,例如蒙恬与王翦与其陛下的契合,这是极难得的事。开国的大臣们,经常遭遗弃和抛弃。”
“如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些成语在秦铭的话语里回响,而他也点点头:“的确就是这样。人一旦失去了使用价值,便会被杀害或者遭受比其他人更悲惨的对待。”
创建朝代的一位君主通常都有着共同的想法:“我不惧觊觎王位,你怎么就敢?”
我能做到的事情你们能不能同样实现,又是否敢呢?我活在世间不会发生背叛的事情,在我不在的时候他们是否会发起行动,这真的难以预料。
每个人的存在对他们都像是心腹病痛。
\"宁愿错杀一千个人,也无法放过任何潜在的敌对手脚。“,
**那些潜在的敌人就能让局势变得清澈明了。
君主要懂得如何把握分寸与策略运用,在权力场上把每个人都当作棋子一般玩弄于股掌之间。即使是在“鸟尽弓藏”的背景下,或忠良共处的局面,这一切也是君主天下独尊的需求——皇权达到最私有化的需求。”
于朱元璋之时,韩信及英布效忠刘邦;这般的忠诚与背叛在历史上不胜枚举。
若非特殊的例子的话,始皇帝则可能是唯一。
王翦与其子孙,蒙氏一族皆在嬴政治下发挥才能,却终免不了因他之子而遭到不幸的命运。
此刻,王铭续言:“此刻情形如鸿门,项庄之心欲斩刘邦,然而,他叔伯项伯却不赞同此举。”
张良察知险境,迅疾离坐,四处求援,寻觅门外等候的樊哙。
樊哙一听友**受戮,怒气填胸,坚决请求同张良闯进营帐,营救那位刘君。
樊哙踏入帐篷之后,威武地环视周遭,以恶狠目光注视项羽;
然而,项羽只是赠酒分食,对他勇敢的举止表示认同。」
樊哙阐述着来自好友的秘密计谋:
“暴秦残酷无度。当初,我们都支持楚怀王,按照协议,率先攻克秦国城郭者即位王侯。
而现在,便是沛公首先攻克秦国,且保存城中的原有设施等待您的莅临。
设防于各关口乃应对可能发生的混乱之必要之举,
然而陛下,您听凭他人话语,便想除去有勋有劳之士,岂不是模仿了过去暴戾的秦朝?”
“项羽听到这番言词感到惭愧,却没有直接回答问题;
此时,樊哙就坐在了张良的身旁。
刘邦随后道:我需要去一趟厕所。”对此项羽予以了许可。
刘邦准备离席时向樊哙调侃,言:阿哙呀,你饮用了这么多的酒水,
难道你的膀胱就没有感到紧胀么?我陪你不走吗?
樊哙答应了他的邀请。然而不久后两人便不见踪影。
此事令项羽疑虑加重,便派出属下陈平前去看个究竟。
与此同时,刘邦和樊哙在外计划后,带几位侍卫即刻逃跑,
并吩咐张良作为殿后的支援。
张良心细手软,将刘邦留给项羽的白璧、以及代表友好关系的玉鼎献给了两人。
随后项羽接受了刘邦赠送的小礼品并安放好。
范增看见这景象顿时火冒三丈。
接手后,将玉鼎掷向地面并破烂之物,口中痛斥:小子实在没有可信任的理由!」
如此场景标志着「鸿门宴」结束了它的历史剧一幕。
对于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冲突以及他们之间个性差异的描写,揭示出刘邦之谋略远超其名声。
而他能忍受侮辱以求存亡的决心则与项羽的义气相区别。
在这场宴会上,后世人从中获得了不少教益。「鸿门宴」也因此获得了一个全新的涵义——「不怀善意邀请者的宴请宴」。
至于“项庄舞剑之意在于沛公”的比喻,被后人们永远记住了。「沛公」指的是目标而非实际动作。」
“这便是对说话和行动真正动机别有所图的认知,”赢政沉思道。
“这个典故表明了一些深刻的政治哲学。”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