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城外,管亥大营。
黄巾军余部的众头领聚在一起,大头领管亥在布置完攻城的安排后,指了一下北海城的方向,说道:
“各位弟兄,现在黄巾弟兄已经不多了,大家要一条心,才能讨一条活路!孔融经营北海六年,城内储备了上万石的粮食。我们只要拿下北海城,不仅自己有一口吃的,还能再招揽更多的弟兄过来!还记得我们的口号吗?”
众人喊道: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管亥说道:
“众位弟兄,现在只有我们还在坚守当初的誓言,好好准备吧!我黄巾军能不能打个翻身仗,就在北海城了!”
众人领命散去。
管亥走到营帐外,看了看不远处高耸的北海城城墙,又到各处巡视攻城武器的准备情况。第二天发起攻城战了。
当管亥走过一处黄巾军小队后,几个衣衫褴褛的黄巾士兵们开始悄悄地议论起来:
“现在各地的黄巾兄弟死的死了,降的降了,只剩下我们这些人还在坚持。现在官军势大,我看,我们这些人,怕是打不过他们的了。”
“嘘!别说了,你这话,要是被管大头领听到,这可是要掉脑袋的!”
“哎,我这不是只跟你们几个说嘛!别人怎么知道!”
“你别说了,说不定,我们能打下北海城,等有粮了,就能重新发展壮大,到时候,我们都是老人,说不定还能混个什么小将小官当当!”
这时,另外一个人插嘴道:
“就你们想得多,反正我是有口饱饭吃就行!你也不看看,现在好多人没吃的饿死。只要不做饿死鬼,我就满足了。”
“对!北海城内有粮,打下北海城,我们就不愁吃的了。”
……
城外黄巾军在准备攻城的时候,孔融也在城墙上安排守城之事。
孔融在安排好守城的事情后,与陈宫、糜竺、太史慈聚于一处。
太史慈对孔融说道:
“孔太守,只要给我一千兵马,让我出城一战,定能击退黄巾贼军。”
孔融摇了摇头,说道:
“太史将军你虽然英勇,只是贼军势大,还是不能轻易出战。”
太史慈说道:
“我离家的时候,承蒙太守帮助我的老母亲。如果不能替太守解围,我就没有脸回去见老母亲了。请太守拨给我一千精兵,我愿带人出城与敌军决一死战!”
敌军人数众多,孔融不想太史慈白白送死,坚决不肯。
孔融又对糜竺陈宫说道:
“之前敌军临城,没来得及跟二位多聊,不知二位前来北海,可是有什么用得到孔某的地方?”
糜竺沉默了一会儿后,跟孔融说了徐州牧陶谦部下杀曹嵩的事情,说曹操正要进攻徐州,这次过来,希望孔融能够施以援手。
之后,糜竺又拿出了陶谦给孔融亲笔所写的书信。
糜竺又对孔融说道:
“只是没有想到,现在北海会被黄巾余部围攻,我们来的不是时候。”
这个时候,孔融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慌张了,笑了笑,对糜竺(字子仲)说道:
“子仲,你放心,等打退了北海的黄巾贼军,我一定会相助徐州。陶恭祖(陶谦)与我相交甚厚,子仲你又亲自到北海来,徐州的事情,我岂能坐视不管。”
糜竺听了,大喜,对孔融一拜。
孔融又看向了陈宫。
陈宫说道:
“我也是从徐州城过来的。陶州牧为了徐州百姓,请辞徐州牧。天子有旨,要让封刘备为徐州牧。我准备去给刘备传旨。”
孔融叹道:
“陶恭祖真是一心为民,只是,就算他辞了徐州牧,曹操恐怕是还会攻打徐州的。我虽在北海,但也知道曹操垂涎徐州已久,他打徐州,不会是只为了给他父亲曹嵩报仇。”
陈宫说道:
“刘备到徐州,是要路过北海的,莫不如,现在先设法去平原县请刘备过来支援北海,之后,孔太守再与刘备一起去徐州解徐州之危。刘备是讲大义之人,又需要孔太守帮其守徐州,如刘备知北海被黄巾围困,必然来救。”
孔融点了点头,说道:
“确实如此。只是,现在我们被敌军围困,无法将求援书信送到平原县刘备处。”
这时,边上的太史慈说道:
“孔太守,去平原请刘备的事情,就交给我太史慈!也许我杀不退敌军,但突出重围,我还是能做到的!”
孔融沉吟半晌之后,说道:
“好!我现在就修书一封,你带出城去,送至平原县刘备处。”
之后,孔融写好了一封信交给太史慈。
陈宫没有让太史慈带圣旨去平原。反正刘备是要来北海的,陈宫决定等刘备到了北海城,再亲自跟刘备宣读圣旨。
天色将暗时,太史慈饱餐一顿,穿好盔甲,怀揣书信,手拿铁枪,跨上骏马,立在城门之后。
太史慈骑在马上,拿着铁枪,对前来送行孔融等人抱拳告辞,说道:
“孔太守尽管放心,太史慈一定能杀出去,将信送到刘备那里。”
孔融对太史慈一拜,说道:
“太史将军小心!”
然后,孔融让士兵们打开了一点城门。
太史慈拍了一下胯下的马儿,向城外冲去。
此时,已经是傍晚,天色快暗了下来,远一点就看不见人。
城外的黄巾军,在一天的长途奔袭和准备攻城器械后,开始变得懈怠起来。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