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界。
建文时期。
“来人!”
“宣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人进殿!”
朱允炆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随后竟是直接宣三人进殿。
他实在忍不了了,他想从现在开始。
改变历史轨迹。
让自己犯下的大错,从此不再出现!
......
【在朱允炆的精心组织下,新一轮的攻势开始展开。】
【此时,铁铉和盛庸在济南城成功阻击了燕军,为明朝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
【这场胜利让朱允炆信心倍增,他深信自己能够重新掌握战局的主动权。】
【盛庸,这位百战将军,是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得力助手。】
【他经验丰富,战功卓着,被朱允炆任命为主将,负责抵御燕军的进攻。】
【建文二年十一月,盛庸率军与燕军在东昌展开激战。】
【在这场战斗中,盛庸展现出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成功击败了燕军,甚至差点捉住朱棣(主要是因为朱允炆的那句“勿使朕负杀叔之名!”)。】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朝廷军队接连取得了重大胜利,让朱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深感自己处境艰险,胜利的希望渺茫。然而,尽管朝廷军队在战场上占据了上风,却也无法一举消灭朱棣的势力。】
【战事一直持续到建文三年年底,朱棣率领的燕军在河北、山东一带徘徊,未能取得任何显着的进展。他们面临的困境愈发严重,距离成功似乎遥不可及。】
【这种局面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由双方实力对比所决定的。然而,朱棣却是一个不屈不挠、敢于挑战命运的人。他深知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全力以赴,奋力一搏。】
【姚广孝告诉朱棣,为什么不直取南京,夺取天下?】
【姚广孝提醒朱棣,不要过分纠结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因为燕军并不具备持久作战的能力。他建议朱棣采取更为大胆的行动,直接进攻防守薄弱的南京,以迅速掌握天下。】
【朱棣采纳了姚广孝的建议,挥军南下,直取南京。】
【在朱棣的征战过程中,铁铉和徐辉祖这两位将领曾多次成功阻击燕军,让朱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其中,徐辉祖更是表现出色,多次击败朱棣,使得朱棣一度心生放弃之念。】
【然而,大将朱能却鼓励朱棣不要轻易放弃。】
【他以汉高祖刘邦为例,指出刘邦在取得天下的过程中也曾屡战屡败,但最终仍能成功。他激励朱棣要坚定信心,继续与朝廷军队展开激战。】
【后来朱允炆听信谣言(可能是受到朱棣指使的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搞的鬼),将徐辉祖调回去了,朱棣这才得以继续进军。】
【在建文四年六月,燕军将南京城围得如铁桶一般,密不透风。面对这样的局势,南京城内的官员和士兵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恐惧。】
【然而,还没等朱棣下令攻城,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就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他们打开了南京城的大门,向燕军投降。】
【这一举动让燕军顺利地进入了南京城,南京城内的防御瞬间崩溃。】
【靖难之役无疑是一场充满戏剧性和不可思议的战争。如果朱允炆能够稍微展现出一些正常的管理和决策能力,朱棣取得成功的机会将会大大降低。】
【然而,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却令人失望。他频频做出错误的决策,仿佛在主动将自己手中的好牌打烂。】
【这种频繁的失误和不当行为,让朱允炆失去了原本的优势和机会。他未能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和人才,也未能对战争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相反,朱棣却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他能够准确地把握机会,采取果断的行动,逐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等人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证明了他们虽然在理论上颇有建树,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显得力不从心。】
【他们的决策和建议给朱允炆带来了极大的误导,导致他在战争中的表现频频失误。】
——“朱允炆根本就不是奔着削藩去的,别人削藩至少让人家荣华富贵一辈子,他倒好,直接要人家命!”
——“主要还是那三个卧龙凤雏的缘故,朱允炆本身就在皇室长大,笨不到哪里去。”
——“年轻人太着急了,汉武帝都不敢这么削[捂脸哭.JpG]”
——“这哪是削藩,这是灭藩啊,不反必死,反了还有一线生机。”
——“湘王自焚,朱棣靖难的理由可太充分了!”
——“湘王是朱棣带大的。”
视频结束。
......
大明世界。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