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两年,州府学院先生,说了同样的话。】
【再后来,妇人带着儿子,几乎一年换一个地方,逐渐往繁华地方、教育资源更好的地方迁移。】
【今年才到京城。不忍多年分离,丈夫结束了老家生意,来到京城,放下身段,在远方亲戚家做管事。】
【自从几年前,儿子的学业,没有因为迁移、先生能力更强,而更精进......】
【相反,成绩逐渐下滑,先生们都夸他有天分,但答卷总是不尽如人意,性情也变得沉默、孤僻起来。】
【在学院,不仅不与同学沟通,回来也很少与父母交流。除非父母提问,也只是简短回答。】
【妇人只以为,是孩子不适应先生教学,因此,后面换动越加频繁。】
【她提的问题,不是如何让孩子提高学业,而是询问,孩子为何会如此......】
【足见,她看孩子更重,高于学业。只是苦于无法,不清楚缘由?】
现场众人,包括皇后等,看向妇人眼神,都温和包容。
皇后让女近卫,扶着妇人坐下。
君宝珠问系统:
【她有找孩子详谈过吗?】
【何止?不仅她谈过,丈夫也谈过。因为担心孩子,这也是丈夫结束老家生意,赶来京城的原因之一?】
【但没有什么收获,对吗?】
【先生也找孩子谈过,他们还想找孩子相熟的同学了解,但他刚来不久,还没有和同窗们熟悉起来......】
【我似乎察觉出来一点......】
【他已经长大,按理说,结交朋友的速度,应该要比年幼时更快。】
【因为更成熟,更容易区分志趣相投。但过去了几个月,他却没有一个新朋友......】
【什么?不止过去的这几个月,甚至几年期间,他都没有好朋友?】
【怎么会?他从前不是有很多好友吗?】
【那只是从前?他在县学,虽然才华出众,但毫不傲慢,性情开朗,因此结交了很多朋友。】
【但从县学转到州学,虽然他聪明好学,但县学基础,毕竟没有州学深厚,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虽然他家世代尚可,家境尚可,但在州府同学家中,算是较差一类。】
【衣鞋料子,母亲都是用上好料子,不想孩子在学堂被取笑。】
【但从小地方到大地方,成人也会如此,虽然衣鞋料子不差,但花式、样式,比不得同学家精致、精美。】
【妇人儿子性情淳朴,深受母亲影响,不喜攀比,因此,对吃穿住用没那么讲究......】
【但在一众公子哥眼中,就成了“土包子”,被取笑为“乡巴佬”......】
【等到他适应州学课程,崭露头角,这些质疑、取笑声渐渐减少,父母又带他到更大的地方求学......】
【如此往复,还没来得及交上新朋友,就离开一个地方。】
【从前,离开学院、伙伴,他会偷偷落泪,一遍又一遍看伙伴写给他的离别信、赠送的离别礼物......】
【换学院、住处次数太多,一次又一次经历陌生环境,被轻视、被嘲笑,即便再乐观,他还能笑出来?】
【再后来,他尽力克制感情,与先生、同学保持距离,因为这样,即便后期熟悉,即便冰释前嫌,他也不会因为离别而哀伤。】
【可是,如果他不愿离开,为什么不跟母亲说呢?】
妇人眼眶通红,看着君宝珠,周围寂静,都在等待答案。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