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郭氏把银票藏了起来,但是不方便藏的首饰、玉器等,还是被安成仁抢了去。
郭氏想,京城居大不易,为了女儿,她也不能空着手离开安家。
她先前盘算的是,带着私藏的银票悄悄离开。
现在既然有理刘通判为她做主,她一枚铜板都不想留给安成仁。
刘通判不耻安成仁的行为,肃声道:“既然是和离,你当然可以把嫁妆带走。若是有人敢克扣你的嫁妆,本官会为你做主。”
“多谢大人!”郭氏叩谢。
……
半日后,郭氏坐在了进京的马车上。
因为带着不少财物,她在刘通判下属的帮助下,不止买了两个粗壮的婆子,还从镖局雇了几个镖师。
临行时,刘通判的下属将一张纸递到了她,
郭氏接过一看,那纸上写的,赫然是女儿在盛京的地址。
她恭恭敬敬的朝着京城的方向叩首:“感谢太后娘娘大恩大德,妾身会日日在佛祖面前为娘娘祈福。”
郭氏买的两个婆子中,有一个姓马非常灵活,见主子如此感念太后恩德,便为郭氏出了一个主意。
原来,这马婆子曾经在戏班子里做过一段时间的打杂。
她也因此爱上了听戏,就算离开了那戏班子,也是得了闲钱就往戏园子跑。
马婆子告诉郭氏:“老奴听的戏里面,许多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太太不如让人把您的事写成戏本,好好宣扬一番太后她老人家的功德。”
……
数日后,东陵许多戏院里,都上演起同一出戏。
这出以郭氏、安惠娘为原型的戏,从亳州开始上演,然后迅速传遍东陵。
东陵的百姓,尤其是女子们,纷纷赞扬太后的仁慈爱民之心。
不少忍气吞声的原配夫人,被这件事鼓舞起精神,与丈夫、婆家抗争起来。
官府里接到状告丈夫宠妾灭妻的案子,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此事最终被大理寺整理出折子,报到了皇上面前。
皇上这才知道,太后的一件善举,竟引起了这样的轰动。
而东陵在他的治下,竟有这么多宠妾灭妻,贪图妻子嫁妆的男人。
为此,皇上令朝廷制定了更加严谨的律法,以保障女子婚后的权益。
太后回到宫里后,原本还有些恹恹的,听闻此事后,一下子支棱了起来!
她崔滢,为天下万千女子谋得了福利!
为这件事,连霍娇娇都特意进宫,表达了佩服之意。
太后想,这件事起因是她在怡然居遇见了安惠娘。
而安惠娘那时,是向宋悠然辞行的。
所以,这一切都是托宋悠然的福。
太后忍不住感慨,子玉媳妇不愧是佛祖庇佑之人!
……
不过,这些是后话,我们说回当下。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