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自家媳妇儿开心就好!
这么重的盆景,显然不可能单靠人力搬回去,宋燕淮只能让圆音先在原地等着,他骑着二八大杠去烟袋胡同找吴永胜借小三轮。
等好不容易把盆景运到问园,又重新折返回去送小三轮,来来回回愣是折腾了一个多小时。
给老丹桂在院子里挑选了一个合适的摆放位置,圆音就进屋忙着继续看她的书了,也没顾得上做饭,等宋燕淮回来,她就径直从空间取出了之前存放的饭菜随便兑付。
宋燕淮还有些纳闷呢,之前也没见她这么爱学习,怎么今天一回来就废寝忘食的?
圆音头也不抬地解释道:
“罗教授给了我一堆的书,让我必须在一个月内看完,才能进实验室跟他做项目。”
宋燕淮并不知道媳妇儿嘴里提到的这个项目,是研究中心的核心项目,还以为是普通技术员都能接触到的那些常规课题。
但总归爱学习是好事儿,而且新房子这边比废品站明显好的地方就在于,晚上终于能用上电灯泡了。
因为他们这是独门独院,有单独的电线线路,不需要再和别人共用一个电表,所以想装几个灯泡装几个,装多大瓦的灯泡都没人管。
看自家媳妇儿这架势,接下来一个月估计每天都得挑灯夜读到很晚。
“白炽灯的光谱最接近太阳光显色,看书学习都不会太伤眼睛,比起煤油灯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就是如果电压不稳的话,容易出现频闪,会加重眼睛疲劳。”
一边吃饭,宋燕淮一边抬起头看了看屋里的钨丝灯泡,略皱了皱眉。
六十年代电力局的电力输送设备和材料都相对落后,所以电压不稳是常有的事儿。
“我明天去厂里找人做个稳压器回来装上。”
什么光谱频闪稳压器的,圆音根本听不懂,但她记得宋燕淮说要去给农机局做技术支援的事儿:
“不是说就这两天要下乡吗?”
宋燕淮点头:“后天一早出发,来得及。”
说着,他又想起了什么,从自己那个公文包里,翻出来一个厚厚的信封,朝着圆音推了过来。
圆音愣了一下,这才把信封拿起来,打开一看,就被里面厚厚一摞大团结给惊呆了。
“这么多,哪儿来的?”
宋燕淮嘿嘿一笑:“今天老胡去开会,被部里点名表扬了,那三张喷雾器设计图,农业部准备在全国各大农机农具厂大力生产和推广,这笔奖金,算是部里给我的设计辛苦费。”
圆音忍不住朝着宋燕淮竖起了大拇指。
“厂里估计还会有一笔奖金,当然肯定没有部里给的多,但这些钱加一块儿,应该差不多能买一台电视机了。
“回头我找老胡或者曹叔问问,看看要怎么才能搞得到货。”
宋燕淮笑着提议道。
但圆音对买电视机这事儿并不热衷。
不说这会儿百货大楼根本不售卖电视机,要买只能搭厂里集体采购的便车。
只说这段特殊时期,电视台节目少得可怜,花大几百的冤枉钱买回来,却根本没几个节目能收看,只能摆在柜子上落灰,何必呢?
“电视机就算了,就那十几寸的黑白小屏幕,看着都费劲儿,还不如听收音机呢。
“要不你哪天得空,给家里做个收音机得了。
“这张电视机票咱们留着没用,不如你找机会兑出去吧。”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