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本网>都市小说>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185章 提前送达的周年大礼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5章 提前送达的周年大礼包?(1 / 2)

学习的过程是新奇的,亦是痛苦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星期六和星期日一样聪慧。

对于一些早已成年的土著而言,理解星期六讲述的内容就已经需要竭尽全力,待上完课回到木屋后,再完成布置的作业更是一种别样的折磨。

要不是有斑马这个对新语言充满热情的家伙带动,辅助众人学习,解答他们的疑问,很多土著可能早就自暴自弃,准备做一辈子大字不识的苦力了。

……

在土著们忙于充实自己灵魂的时候,陈舟也没耽误手中的工作。

风车、水车、水力锻炉、榨甘蔗机,这些原本摆在日程前端,却被西班牙人耽误了的事项又被拾起。

与制造土砻一样,陈舟还是先组装模型验证是否可用,然后再扩大零件,为完整的机器制造部件。

如今岛上的人口已经增加到10人,随着农田面积的扩大,粮食的产量也将翻几倍。

此前为陈舟一人生活准备的土砻和脚踏碓,应对三人的粮食产量堪堪够用,供应十人作物的加工,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哪怕费更多时间完成加工,机器的磨损也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将生产粮食的重担全部压在木质的机器上,它们根本承受不起。

因此更有效率的粮食加工器械,已不再是解放劳动力的软需求,而是刚需。

……

自锻炉建成已有一段时日,陈舟自认在锻造方面也算稍稍入门,至少打造一把能用的铁锹镐头对他来说已不算什么难事。

但面对巨大复杂的风车和水车,他还是犯了难。

水车倒还好说,只需使用部份金属部件,而且体积可大可小,只要能利用水力带动机器就行。

风车作为一种依靠风力运行的大型机器,除了必须建在风势强劲的山腰外,还要尽量增大风叶的面积。

而越大的风叶就越重,当四片风叶加在一起的重量达到一定程度,木质零件就无法承受磨损了。

据陈舟所知,现代的荷兰风车每片风叶最长可达20,内部结构都是以焊接的镀锌钢为主,且使用大量螺栓和金属扣件。

他设想中的风车自然无法跟现代风车比,但为了实用性,至少也要有4长的风叶。

这个长度的风叶对风车内部传动装置造成的压力较小,使得风车建设时,可以将金属龙骨更换为木结构龙骨。

至于用于组装和固定的螺栓和扣件,却是不能敷衍了事的,必须用金属材料。

……

设计水车和风车前,陈舟还踌躇满志,觉得尽在掌握。

当他绘制完风车的设计图,统计好所有需要的零件后,顿时没了精神。

其实倒不是说这事无法完成。

只要肯时间,别说风叶4的风车,就是14风叶的风车都能建成。

只是建造风车需要费的时间和精力实在太多了,而且从性价比上说,风车其实不如水车,这也是导致陈舟兴趣大减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没有专业的铁匠工具,无法融化大块金属,浇铸金属零件,也是陈舟尚未解决的难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别说他是个刚入门的铁匠,就是有几十年锻造经验的老师傅,没有趁手的工具,也很难造出合格的零件。

……

终日在锻造室内琢磨怎么打铁,正一筹莫展之际,陈舟却从一个他从未指望过的地方得到了帮助——

神秘奖励。

8月1日送来的两头牛和一大堆衣物已足够令人惊喜。

到8月16日,送到岛上的奖励是一大捆钢丝绳,完全拉长以后至少有1000,也是极有用的奖励。

到了8月的最后一天,当满脑子装着如何完成风车水车建造工作的陈舟冒着雨抵达沙滩,联同土著将体积巨大的奖励装到板车上,拉回窑洞时,他做梦都想不到,这个足有1.8高,宽度超过2的金属箱子内装着的是多么珍贵的奖励——

……

好不容易将金属箱运到山上,担心其中装有精密仪器,陈舟又费几个小时,在土著们的帮助下搭建了一个防雨棚。

他自是穿着皮蓑衣,土著们却没有雨衣,一个个都被浇成了落汤鸡。

好在陈舟早有准备,提前让星期日星期六二人在土著们的小厨房中点燃了篝火,完成工作后,土著们都能第一时间烤干衣服和身体。

不过对于土著而言,这似乎没什么必要。

在部落中生活的时候,遇到雨季,赤身裸体承受风吹雨淋是常态,适应不了的人根本活不到这么大。

若是因淋雨生病,除了老祭司会装模作样地给较为强壮的战士吃些草药,做一做祈福外,极少有人关心他们是死是活。

食物最紧缺的时候,谁第一个倒下,谁就会成为别人的食物,这是部落中长久以来的残酷规则。

来到岛屿后,能在雨季到来前拥有一间遮风避雨的房子,每天都能吃饱肚子,已经很令土著们满足。

这一日,面对新首领的关切,土著们更是受宠若惊,从陈舟身上感受到了除威严和力量之外的另一种品质——温暖。

这份独特的感觉,是他们自出生以后,极少能获取到的。

哪怕是土著们的父母,也很少能给予他们这种关心和照顾。

待他们长大,具备为部落贡献力量的能力后,这种“温暖”和关切,就更加稀少了。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