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本网>都市小说>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91章 第390掌 割让九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1章 第390掌 割让九州(1 / 2)

第391章第390掌割让九州

十一月的海面,寒风凛冽。

两国军队,在对马岛以南三十里处相遇。

唐军战船分为三支大船队,刘仁轨居中,姜恪在左,刘仁愿在右,三支船队,一字排开,仿佛一股黑色巨浪,汹涌而来。

倭国战船杂乱无章的分布在海面上,但仔细看的话,又似乎暗含一种奇怪的阵型。

阿波罗兄弟此刻都在刘仁轨的座船之上。

他们以前只有被倭国欺负的份,此时坐在唐朝舰船之上,居高临下的看过去,才发现倭人也没那么可怕。

阿波罗上前两步,朝刘仁轨道:“都督,这是倭人的海鲨战术,左右都是小快船,交战之后,小船左右迂回包抄,将敌人包围其中。”

刘仁轨点点头,命令姜恪率领船队,向倭人船阵冲锋。

传令兵很快传下命令,姜恪率领船队冲击,倭国也派出水军迎敌。

倭军战船很快分成三股,中间船队慢而稳,左右船队快而疾,仿佛一个大口袋,将唐军包了进去。

姜恪沉着指挥,一道道命令,通过令旗传下,唐军阵型始终不乱,海面箭矢纷飞,拍杆抡旋,水四溅,喊声震天。

鬼岛川清见唐军利用战船优势,居高射击,士兵战斗经验丰富,就算倭军爬上战船,也不慌张,将上船倭军全部杀死,尸体踢入大海。

短短半个时辰,海上便漂浮大量尸体。

面对这样的敌人,正面交锋,只会陷入消耗之战,对方援军不断,己方很可能耗不过对方。

他当即传令击鼓,倭军迅速向对马岛撤退。

回头看时,唐军并不追赶,调头撤走了,让他埋伏在对马岛的伏兵,无用武之地。

两国在海上的这一场大战,很快传遍各国。

新罗见唐军已与倭国主力交战,太子金法敏亲率一万水军,攻打倭国能登。

能登是倭国最繁荣的一处海贸地,是倭国与新罗、高句丽、靺鞨的贸易据点,水运和贸易非常发达。

故而能登距新罗虽远,却是新罗首选攻打之所。

只要打下能登,便能进一步吞并越前,那里有一片广袤的平原地区,利于农耕,是新罗最想要的一片沃土。

当年新罗与倭国交恶时,便考虑过攻打倭国的战略,首选之地,便是能登。

倭国主力尽被抽调,新罗这次的兵力也增多了,能登守军不能抵挡,很快被新罗打下。

虾夷、靺鞨原本就蠢蠢欲动,见新罗得手,知倭国内部空虚,当即也派兵攻打。

虾夷人这次倾巢出动,一万多虾夷人,乘坐着无数小木船,渡海而来,直奔陆奥。

陆奥和出羽,原本就是虾夷人的聚居地,后来被倭国和族抢占,把他们赶到南苦夷岛。

虾夷人重回故土,士气高昂,攻势凶猛。

陆奥守军只有两千不到,又无法利用地形优势,很快被虾夷人击败。

只有靺鞨进攻不顺,他们虽出动了八千人马,但因不擅海战,被倭国两千水军击败。

乞乞仲象得知后大怒,派祚荣率领一万军队,再打倭国。

祚荣深知本国不擅水战,向虾夷人借道,从陆奥登陆,还将马匹运送过去,随即策马奔腾,一路向南,攻下倭国越后。

靺鞨人作战,从不带负重,就地劫掠敌人物资,以战养战,一路攻打倭国城池,劫掠金银,只要倭人不降,打下城池后,尽屠倭人。

倭国各令制国听说敌人已攻入本土,尽皆恐慌。

他们兵力全部被中大兄抽走,临时征调的士兵,又怎比得上敌人正规军队

只能派人向九州求援。

中大兄得知情况后,召集中臣镰足和鬼岛川清商议此事。

中臣镰足叹道:“唐人来势汹汹,我军单独对付唐人,尚且困难,哪有余力派援军援助地方”

中大兄道:“依你之意,不管他们了”

中臣镰足道:“若是不管,让他们打到都城飞鸟,国家必定四分五裂。”

中大兄沉声道:“廉足,不必绕弯子,有话直言便是。”

中臣镰足拱手道:“太子殿下,眼下只有再与唐人谈判,答应唐人提出的要求,赔偿金银,将九州割让给他们,才能回师救援。”

鬼岛川清听了后,冷笑一声。

中大兄看向鬼岛川清,道:“将军反对与唐人谈判吗”

鬼岛川清哼了一声,道:“太子,九州若是让唐人占据,等他们立足根基,将来想灭我倭国,就易如反掌了!”

中臣镰足针锋相对道:“若是不割让,眼下国家就要灭亡了!”

鬼岛川清冷笑不语。

中大兄叹了口气,道:“鬼岛将军,若是不割让九州,你可有破局之法”

鬼岛川清伸出两根手指,道:“我有两个法子。”

中大兄精神一振,问:“什么法子”

鬼岛川清道:“第一个法子,可以派人去百济,请宝女王回来,与她和解。她手下有两万多兵力,可以驻守本州岛。”

中大兄沉默了。

鬼岛川清看出他不太愿意,咧嘴一笑,道:“那就只剩最后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鬼岛川清笑道:“太子,你愿不愿意赌一把”

中大兄愣道:“赌”

鬼岛川清目光灼灼的道:“不错,我率领两万人马,悄悄返回本州,收拾新罗、靺鞨和虾夷人!”

中臣镰足变色道:“我军眼下一共也才四万多人,你率领两万走了,唐军打过来,如何抵挡”

鬼岛川清笑道:“所以我才说赌嘛,就赌我收拾这几国期间,唐人不会攻打水寨。”

中大兄摇头道:“唐人在国内有很多细作,定瞒不过他们。”

鬼岛川清耸耸肩,道:“您既然害怕,那我也没法子了。”

中大兄仰首看天,叹道:“事到如今,只有按照廉足的法子,与唐人谈判了。”

鬼岛川清眼中闪过一丝讥讽之色,却也没有再反对。

次日,中臣镰足受中大兄之命,亲自前往耽罗,找刘仁轨谈判。

刘仁轨当即把消息传回长安。

李治见目的终于达到,当即召开朝会,聚集百官,商议此事。

唐朝亲王只要还未授官,通常都没资格听朝。

与之相对,王府长史会参加朝会,了解国家政务,回府之后,再告诉亲王。

杞王府长史名叫刘易,他上完朝后,回到杞王府,将情况与李勇说了。

李勇愣道:“圣人同意了与倭人停战这是为何”

刘易摸着胡须,解释道:“倭人答应赔偿大量金银,又割让九州岛屿,停战之心甚诚,故而陛下才答应。”

李勇又问:“可灭了倭国,不仅可以得到九州岛,还能得到倭国全境,倭国金银,也都是咱们的呀”

刘易迟疑道:“这……陛下也许有什么深意吧”

“什么深意”李勇追问不休。

刘易干咳了一声,道:“殿下,您年纪还小,暂时不用太在意这些事,只要平时多读书,将来迟早能明白。”

李勇哼了一声,道:“刘长史读了那么多书,还不是不明白”

唐朝时期,王府长史权力很大,甚至能够管教亲王。

刘易听李勇这么不客气,傲气上来了,拱手道:“那殿下可以去问别人,下官告退。”转身离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