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本网>都市小说>左道重生从死鱼正口开始> 第118章 逃遁,伏波山白龙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8章 逃遁,伏波山白龙寺(2 / 2)

三人催动法器舟船,破浪前行,所过之处波涛翻涌,杀意凛然。

半刻之后,江面残雾未散。

陈风、白灵、贾士道三人乘舟而至,在水神神职感应之下,此地血气犹存。

相隔不远处,甚至还能看到一艘玄铁楼船。

白灵眉头微蹙,指尖轻点水面,一圈涟漪荡开,低声道:“此地刚经历一场厮杀,尸骸却不见踪影……”

贾士道蹲下身,拾起一块碎裂的鳞甲,沉声道:“是水族妖兵残片,看来翻江大王确实途经此处。”

陈风神色如常,袖中千魂白骨幡却无声展开,幡面黑气如丝,悄然渗入水中。

那些沉于江底的尸身被黑气缠绕,血肉消融,白骨寸寸碎裂,最终化作一缕阴煞之气被幡旗吸纳。

待他收幡入袖,江面已无半点痕迹,唯有腥风掠过,似有冤魂呜咽。

“走吧,他逃不远,我们继续追!”陈风目光幽深,率先踏水而行,白灵与贾士道对视一眼,紧随其后。

..............

伏波山,旧名\"伏龙山\",踞于沧月江畔,山势如卧龙饮涧,峰峦叠嶂,陡峭处似刀削斧劈,平缓处则林壑幽深。

山体青黛如墨,云雾缭绕时,宛如蛟龙隐现,故古人称其\"伏龙\"。

古时沧月江中潜修一白蛟,修炼数百年,已具灵性,然其性凶戾,不行云布雨之德,反以干旱胁迫生灵。

每逢夏秋之交,白蛟便兴风作浪,使沧月江断流,百里之地赤地千里,禾苗枯焦,百姓苦不堪言。

蛟妖更托梦于乡民,索要童男童女为祭,方肯降甘霖。

村民无奈,只得每岁择一对孩童,缚以红绸沉于江心,以换一时雨水。

如此十数载,白骨累累,冤魂呜咽,沧月江水亦染血色,然蛟妖贪得无厌,所求祭品愈多,乡民日夜惶恐,却无力反抗。

直至一名云游僧人到此,见乡民哀哭,问明缘由,怒斥妖邪之妄。

是夜,僧人独坐江畔,诵经持咒,引白蛟现身。

蛟妖狂傲,掀起滔天巨浪,欲吞噬对方。而僧人则以佛门大法力相抗,手持金刚杵,脚踏莲花步,与白蛟斗法三日,江水翻腾,山岳震动。

最终,慧明知蛟妖法力深厚,难以诛灭,遂发宏愿,以自身血肉为封印,化作金光锁链将白蛟死死缠缚,压于伏龙山底。

霎时间,天降甘霖,久旱之地重现生机。

乡民感其恩德,尊称僧人为\"白龙上人\",取其镇压白蛟、化灾为祥之意。

为纪念白龙上人,乡民于伏龙山巅酬建\"白龙寺\",寺中供奉上人金身,其像庄严,左手结印,右手虚按,似仍镇蛟于江底。

寺前有古井一口,井水清冽甘甜,传为上人法力所化,饮之可祛百病。

自此之后数百年间,白龙寺香火不绝,方圆百里再未有过干旱之时,

而沧月江畔的山名,亦渐由\"伏龙\"改为\"伏波\",既取\"降伏波涛\"之意,亦暗喻上人功德如海,平息灾厄。

....................

翻江大王自败走之后,沿江而上一路且战且退,不断分兵阻弟,当他进入伏波山地界后才算松了口气。

“该死!居然追得这么紧,还有那杀掉白鳞仙的家伙!”他咬牙切齿,眼中凶光闪烁。

看着身旁大小猫三两只的水族,鲶鱼王心中恨极!偌大家业一朝尽丧。

“这事没完!”说罢,便带领剩下的妖物朝山里走去。

只是让人没料到的是,一行最低凝元境的水族,才走出没多远,便一个个宛如重病缠身般倒地,没一会儿功夫便显露原形。

磨盘大的螃蟹,手臂长的大虾,碗口的水蛇,以及偶尔蹦跶的巨型鲤鱼,唯独,拥有水神神力的鲶鱼王,未受一丁点影响。

“不愧是那位能降服大人的存在,仅仅依靠结界便能.....”

几乎没有多做选择,他果断放弃了跟随自己的水族,扭头向着山上寺庙走去。

(这波太惨了,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