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宫殿内,死寂沉沉,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紧张的因子。巨大的殿宇穹顶之下,青铜烛台上的火苗不安地跳跃,将殿内众人的身影拉得摇曳不定。楚御端坐在高高的王座之上,身姿虽依旧挺拔,可紧蹙的眉头和眼底的忧虑却难以掩饰。他的手指下意识地轻叩着扶手,那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一下一下,仿佛敲在众人的心尖上。
殿下,诸位大臣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神色各异。有的眉头深锁,低头沉思,似乎在苦寻破局之法;有的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话语间满是对当前局势的担忧与焦虑。他们的身影在昏黄的烛火下显得有些仓皇,衣袂飘动间,带出丝丝不安的气息。
楚国与邻国的对峙已陷入僵局,边境线上,两国军队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楚国虽兵强马壮,可邻国也不容小觑。尤其是邻国的两位大将——赵桓和孙毅,二人皆是身经百战,在军中威望极高。他们麾下的军队,宛如两把寒光凛凛的利刃,直逼楚国边境,给楚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每日从前线传来的军报,都让楚御和大臣们的心情愈发沉重,朝堂之上的气氛也愈发压抑。
姜悦静静地站在一旁,她身着一袭月白色的淡雅长裙,身姿婀娜,宛如空谷幽兰。面容秀丽的她,此刻却没了往日的温婉笑意,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与沉思。她微微抬起头,清澈的双眸扫过众人,心中已然有了计策。待众人的讨论声稍歇,她莲步轻移,向前迈了一步,轻声说道:“陛下,臣妾有一计,或许可解当前之困。”
楚御听闻,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原本有些颓然的身子也猛地坐直,连忙说道:“姜妃但说无妨,若是真能破此僵局,实乃楚国之幸。”
姜悦微微欠身,仪态万方,缓缓说道:“臣妾了解到,邻国的赵桓将军和孙毅将军素来不合。他们二人虽皆为邻国大将,但性格迥异,在诸多军事策略上也常常意见相左,积怨已久。我们不妨利用这一点,行离间之计。”
众人听闻,皆是一愣,旋即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大臣面露怀疑之色,觉得此事太过冒险,稍有不慎,楚国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而有的大臣则微微点头,目光闪烁,似乎在细细思考此计的可行性。
楚御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说道:“愿闻其详。”
姜悦清了清嗓子,条理清晰地继续说道:“我们可派人暗中前往邻国,在赵桓将军和孙毅将军之间挑拨关系。散布谣言,说孙毅将军与我们楚国勾结,意图谋反。那邻国国君生性多疑,以他的性子,听闻此谣言后,必定会对孙毅将军起猜忌之心。”
一位年迈的大臣忍不住开口道:“姜妃娘娘,此计虽妙,但若是被邻国察觉,岂不是会适得其反,引发两国更大的冲突?到时候,楚国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啊。”说罢,他神色忧虑地摇了摇头。
姜悦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大人不必担忧。我们行事必定会万分谨慎,所派之人皆是精挑细选,擅长隐匿行踪,且言语间拿捏得当,不会留下任何把柄。而且,我们只需在适当的时候,将这谣言传到邻国国君的耳中即可,不必大张旗鼓。如此一来,既不会引起邻国的警觉,又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楚御听后,心中暗自思忖,觉得此计确实有几分可行之处。他微微颔首,说道:“姜妃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此事关系重大,务必挑选最为可靠之人前去执行。”
于是,楚御立即下令,从军中挑选了几名擅长情报工作的精锐士兵,交由姜悦调配。姜悦亲自对他们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将每一个细节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她告诉士兵们,一定要找准时机,在赵桓将军和孙毅将军之间巧妙地散布谣言,并且要让谣言以一种看似不经意的方式传到邻国国君的耳中。
士兵们领命而去,他们乔装打扮,身着粗布麻衣,背着简陋的行囊,宛如普通的商旅,秘密潜入了邻国。一进入邻国境内,他们便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孙毅将军的军营附近,一路前往赵桓将军的军营附近。
前往孙毅将军军营的士兵们,先是在军营周边的小酒馆里落脚。他们每日与前来喝酒的士兵们闲聊,装作不经意间透露出孙毅将军与楚国勾结的消息。“你们可听说了,孙将军最近和楚国来往密切,怕是有不轨之心呐。”一个士兵压低声音说道。周围的士兵们听后,皆是惊讶不已,面面相觑,很快,这个消息便在军营中传开了,像一阵风般,迅速吹遍了每一个角落。
与此同时,前往赵桓将军军营的士兵们也在行动。他们在军营外的集市上,故意与一些士兵攀谈,添油加醋地说孙毅将军即将谋反,夺取赵桓将军的兵权。“赵将军可得小心了,孙毅那家伙野心勃勃,听说已经在暗中谋划,要对赵将军不利呢。”一个士兵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赵桓将军听闻此消息后,心中顿时大怒,他本就与孙毅将军不合,此刻更是深信不疑,怒目圆睁,一拳砸在桌子上,吼道:“这个孙毅,竟敢如此大胆!”
而在邻国的朝堂之上,也渐渐有了关于孙毅将军谋反的传言。这些传言如幽灵般,在朝堂的各个角落飘荡。邻国国君听闻后,心中果然起了猜忌之心。他本就是个生性多疑之人,对于手握重兵的将领更是时刻提防。如今听到这样的谣言,他如何能不心生疑虑?他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狐疑,心中暗自思忖:“孙毅手握重兵,若是真有谋反之心,那朕的江山可就危矣。”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