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位南郑将军为着那折损的数万蜀军将士而痛惜之际,一道来自房外的禀报声却是让他心中再生波澜。
“报……”
“启禀将军,秦国大军已至南郑北门。此刻,这支秦军正在北门之外修筑营寨,似乎是准备对我南郑城展开进攻。”
“什么?”
在听完了这名传令兵禀报的消息之后,满脸吃惊之色蜀将杜定来不及穿上铠甲,只披上一袭深衣便向着南郑城的北面城墙之上快速走去。
看着那道急急忙忙向着房门之外走去的身影,站在房间之中的蜀军将领们先是面面相觑,然后齐齐跟上了他的步伐。
就这样刚刚从昏迷之中醒转过来的蜀将杜定,带着数名南郑城中的蜀军将领来到了北门城墙之上,看到了传令兵口中那支正在修筑营垒的秦军。
“将军你看。按照秦军修筑营寨的规模来看,这座营垒足可以供给十万人以上的大军驻扎。但是从远处那支秦军的规模来看这支秦军人数不过数万,根本不需要规模如此庞大的营寨。”
听着自己身旁这名蜀军将领对于对面秦军的分析,杜定有些不知道他到底想要说些什么,于是干脆直言问道:“你的意思是?”
“依末将看来,眼前这支秦军之所以会修筑规模如此庞大的军营,一定是在扰乱我军的军心,让我们还没有开战就自乱阵脚。”
看着身旁这名蜀军将领脸庞之上的那一抹自信之色,蜀将杜定觉得他这番分析有一些道理。
但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那名蜀军将领对于对面秦军意图的猜测实在是太过想当然了。
如今自己和自己所掌握的南郑城就像是一盘摆在秦军几案之上的美食,吃不吃、怎么吃、什么时候吃?这些问题的答案根本不在自己的手中,而在对面那些掌握着战争主动权的秦军手中。
脑中不断浮现那一个个可能出现的状况,杜定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个可怕的念头,要是围攻南郑城的秦国大军数量真的超过十万了那会怎样?
脸上浮现着因为这一个念头而生出的难看神情,蜀将杜定看着那名蜀军将领沉声问道:“如果对面的秦军不是虚张声势,我们未来要面对的就是超过十万的秦国大军的攻城,那有如何?”
“这……”
就在这名蜀军将领着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之际,杜定身旁的另外一名蜀军将领却是突然站了出来。
“启禀将军,末将以为秦军不可能出动规模高达十万的大军来进攻我们所驻守的南郑城。”这一名蜀军将领笃定道。
“说说你的想法。”蜀将杜定沉声说道。
“诺。”
躬身领命之后,这一名蜀军将领看着对面那座秦军营寨沉声说道:“末将之所以会得出刚刚那个结论,原因有二。”
“其一,秦国关中与我南郑之间多为险峻重山,大军后勤辎重供给难度巨大。虽然秦国举全国之力用了两年时间修筑成了褒斜栈道,但是供给南郑前线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也不是一件可以轻易完成的任务。”
“其二,秦国乃大国,疆域万里,带甲数十万。而我南郑之地相对于秦国来说不过是弹丸之地,秦军根本用不着动用十万以上的大军穿过重山阻隔,进攻我们驻守的南郑之地。”
将自己为什么会作出刚刚的判断的理由说出来之后,这名蜀军将领便退回了自己的原来所站立的位置,只剩下了独自思考的蜀将杜定。
经过了一番思索之后,蜀将杜定还是觉得这一名蜀军将领作出的判断还是太过想当然了。
先说说这第二条,秦军会不会从关中之地调动十万以上的大军穿越两地之间的重重阻隔来到南郑之地呢?
如果要是褒斜道一战之前,杜定或许还会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所疑虑。但是在经历了那一番与秦军主将百里都的对话之后,他深深地认识到了一件事。
无论动用了多少人力物力,无论出动多大规模的大军,那位坐在国君之位上的年轻秦公对于丢失了整整四十年的南郑之地势在必得。
至于说这名蜀军将领所提到的后勤辎重转运困难的理由,蜀将杜定的心中也有了几分思考。
从秦国关中之地抵达南郑之地的道路,可不仅仅只有褒斜道这一条路。
就在蜀将杜定想到那一种可能发生的事情并把自己的视线转移到了西面之际,他的视野之中却是出现了一道席卷而上的烟尘。
“终于还是来了吗?”蜀将杜定喃喃自语道。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