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中所在的文昌路上分布着几所学校,祁景焘来到文昌路时,正是几所学校放学后不久的拥挤的时段。路上挤满了放学赶路回家的学生,前来接学生回家那些家长的自行车、摩托车、少量的私家汽车来往穿行,人来人往地拥堵在路上。
祁景焘骑着摩托车随车流慢行,还没到市一中大门口,远远的就看见身材高佻,扎个活泼的马尾,穿淡黄色运动套装的祁琳背个小背包,和几个同学站在大门右侧的人群中张望,看见祁景焘骑车过来就冲他挥手“哥,我在这里,在这里!”
祁景焘看到妹妹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总喜欢在一个固定的老地方等候自己,不由的加了一把油门,向祁琳站的地点驶去。
“琳琳,上车!我们去南门市场买点东西再回家!”祁景焘说着把车停下,摘下车把上的备用头盔递给祁琳。
祁琳和几个也在等家长来接的女同学告别后,熟练地戴上头盔,跨坐在摩托车后座上好奇的问道“哥,这时候还要去买东西带回家,发工资了啦!”
祁景焘启动摩托车行驶出文昌路段,听到后面的妹妹还在好奇的追问,不由的微微心痛。只是说买东西带回家就把妹妹乐成这样,不由得开口说道“你哥只有工资可拿吗?是发奖金,大大的一笔,想吃什么随你,这次管够。”
祁琳比祁景焘小七岁,也许是因为兄弟姐妹之间年龄相差大更亲近的原因,祁琳从小就很粘祁景焘,祁景焘也非常疼爱这个聪明懂事的妹妹。特别是工作之后,妹妹的衣食住行基本上就是祁景焘主动承担,为此,祁景焘还和父亲争执了几次。最后,还是祁景焘以他每个月都有工资,可以领到现钱为由,父亲才不得不让步,让祁景焘承担祁琳的费用花销。
祁琳听到哥哥的话,更加好奇,坐后座上大声询问“你们又发奖金啦?多大一笔,有没有五百?”
“怎么可能只有五百,少了。”
“明的摧毁,是中国文明发展史的倒退,可那就是历史……"
……
兄妹俩一路聊着感兴趣的话题,来到南门市场。这个市场是滇中市最大的农贸市场,到下午时分,也只有这个市场的农特产品种类最齐全,还有省外运来的海鲜产品也只有这里有卖。
祁景焘只是想顺路买些家里用得上的干菜食品回去,家里没有冰箱,新鲜肉菜也保存不了。马上就要进入农忙季节,家里没那么多的时间到街上买菜,基本上是自家地里头有什么吃什么。农忙时节都是重体力活,清白苦菜时间吃长了很伤身体的。
可真到了农贸市场,祁景焘发现也没什么好买的,市场上除了牛肉干巴、腊肉、香肠、板鸭、咸鱼等少数几种耐储的肉制品外,其实也没太多的干制肉菜可供选择。时间也不早了,家里还等他们回去吃晚饭呢,兄妹俩放手乱买一通,骑摩托向城南213国道线驶去。
书本网